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2022-10-10
  • 信息来源:大洪山名胜风景区管委会
  • 编辑: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 审核:大洪山
  • 【字体:

22021年,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三区一地”建设目标,坚持克难攻坚、奋发有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作落实,奋力实现景区“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经济指标稳中求增。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6万元,其中完成税收收入1477万元,同比增长16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同比恢复至2019年度的125%,增幅连续两年居县市区之首。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076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4%。全区旅游人数突破50万人次,同比增长25%

(二)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年纳入市级重点投资项目5个(自在小镇、原石部落、御景南山、水生态治理、22公里旅游公路),年度计划投资4.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1亿元,超过年度投资计划。自在小镇樊家台片区颐养社区板块完成土地出让和规划设计;原石部落主要景点建设基本完成,正在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建设,预计明年“五一”正式开园;御景南山整体销售形势良好;滨河二路、百里画廊井湾湿地项目6月全面启动,目前工程接近尾声22公里旅游公路8月启动建设;2.4万平方米的自在谷精舍酒店9月底建成营业;水河水生态治理项目全面开工,生态停车场启动招投标,自驾车旅居营地完成初步规划,洪山坪溶洞群、三眼泉生态湿地度假区项目总体规划基本完成。

(三)争资引资初显成效。全年招商引资内联资金任务4亿元,实际完成4.2亿元,超年度计划5%;出台《大洪山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31条,建立清单月报和日常巡察机制,多次深入鄂旅投随州集团、原石部落等重点企业和项目现场,收集问题9条全部整改到位,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全年招商项目7个,其中续建项目5个,新签约项目2个。新签约项目为2.6亿元的大洪山矿泉水及旅游开发建设项目、2亿元的随州市大洪山民族文化村建设项目。成功争取中央、省、市各级预算内及奖补资金870万元、水生态治理项目债券资金2600万元;申报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4个项目和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个项目。

(四)品牌创建卓有成效。一是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围绕大洪山“一心一镇一带四片区”战略布局,聚焦“两年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五年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党工委管委会制定《大洪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力推进“全域旅游”五年(20212025)行动方案》,印发“重点任务分解表”和“重点项目清单”,加快大洪山“三区一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示范区和华中地区生态康养休闲避暑胜地)建设目标。“省级旅游度假区”12月成功摘牌,两年目标一年达成。二是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与武汉轻工大学合作,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11月底,景区长岗镇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三是奋力落实文旅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制定区级文旅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年度重点清单26项,专人包保、逐一推进。无缝对接“神韵随州一见钟情”随州旅游产品推介会,全面宣传、展示大洪山风采,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美丽中国·秋之韵”进行了大洪山专题报道。

(五)宣传营销持续发力。围绕“随心随愿地,自在大洪山”定位,持续推进以休闲度假为核心,以自驾体验和睡眠酒店为依托的“寻梦大洪山,华中睡眠谷”营销子品牌,打造华中休闲度假“睡眠谷”。自三月华中首个健康睡眠基地大洪山“华中睡眠谷”揭牌以来,景区酒店住宿率同比增长21%。成功创建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洪山革命陈列馆建成开放,共接待550余批次、17000余人次观摩。做大做强“楚北氧吧大洪山”“樱花三月大洪山”“大洪山山货节”等特色品牌,深化推广“春赏百花秋赏叶,夏来避暑冬赏雪”等四季旅游品牌。积极整合“汉十”沿线和“襄十随神”旅游资源,宣传“引客入随”奖励政策,鼓励各地代理商用好区域奖励政策,互利共赢。全力推进市场营销,持续在武汉、襄阳、信阳等主要客源地投放户外大屏、电梯广告、电台广告、的士屏广告。积极参加河南、河北、湖南、浙江、武汉五地举办的“幸会旅投相约湖北”文旅推介会及“2021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六)乡村振兴加快步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严密开展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后评估检查顺利通过。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出台《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审批管理实施意见》,编制《大洪山农村住宅推广图集》,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日”活动,持续推进全域垃圾分类治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域外包“一条龙”、镇区生活污水处理“一张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珍珠泉村村庄整治项目全面竣工,熊氏祠村白鹤湾、喻家湾村井湾和庹家村宁家湾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接近尾声,累计投入超过1800万元。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崛起,建成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320亩,完成优质稻种植1万亩,新建兰花培育基地40亩,壮大中药材公司、合作社和中药材出口企业,探索形成中药材种苗供应、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出口效益初步显现。

(七)生态文明深入人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禁烧”“禁鞭”及“控尘”行动;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完善鸳鸯河饮用水源地标识标牌建设,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固废源头管控行动,有序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境内市控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100%,空气自动监测良好率超过99%。高标准迎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全市唯一零投诉、零案件地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林长制目标考核体系,倒逼林长制落地生效,全年森林火情零发生。完成造林面积2000,超计划的200%,义务植树30余万株,大洪山林场被中国林场协会评为国家级“森林康养林场”,长岗镇荣获湖北省第七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并被纳入湖北省擦亮小城镇试点镇。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兜牢民生底线,核定农村低保296419人,代缴低保、特困供养、重度残疾已纳入监测系统人口养老保险333人,全年累计发放政策兜底资金近500万元。8个公益性公墓完成选址工作。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提升,2021年中考再上新台阶,A等上线率达到全市前列。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水位的24小时监测,8·12洪灾安全度汛。面对8·12极端强降雨,全区上下不等不靠,迅速投入减灾救灾,累计争取各级各类资金700余万元,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电力通信设施恢复畅通,受灾企业恢复生产,农田水利、市政设施、道路桥梁及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九)平安稳定接续向好。强化矛盾排查,先后对9个村的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摸排,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4,化解矛盾纠纷102,调处成功率98%。落实重大信访户长期跟踪管理工作,重点信访对象全面管控。投资150万元的“雪亮工程”项目完成,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2021年全市平安建设“五项指标”调查测评大洪山综合得分第一。制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等文件,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发放各类宣传手册1500余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行业源头监管,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4次,印发各类检查通报3次,下达安全生产现场执法文书5份,排查隐患219余条,指导旅业公司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活动1次,安全生产连续五年保持“零事故”。

(十)防疫成果持续巩固。坚持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面落实干部包村、党员包户的网格化工作机制,实行“随时报”“零报告”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开展疫苗接种“清零行动”,目前累计接种21338剂。投资80万元的疫苗接种中心建设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投资500万元的发热门诊、投资90万元的公共卫生服务车投入使用,疫情防控短板加快补齐、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十一)党建根基不断夯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建宣讲团,先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30余场次。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高质量完成镇、村两级换届选举工作,提拔6人,重用2人,晋升三四级调研员5人;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48名,调整村主职4名。抓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颁发“光荣在党50”纪念章。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成效明显,累计领办330件,完成293件,完成率88.79%。全面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制定出台《纪检监察工作要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督促党工委领导赴分管联系单位开展主体责任调研5次。持续高效一体推进“三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置问题线索和查办信访举报18件,谈话函询1件,立案10件,给予党纪处分10人,约谈提醒2人,批评教育2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7人,清退违纪违规资金共18.9万元,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不断巩固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景区财源少、数量少,税源单一。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对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不够强劲,经济总量偏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旅游发展方面,产品创新与市场营销滞后,核心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缺乏,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还不够健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仍存在一定短板,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有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效率不高、主动作为不够,与发展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三、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两会精神,加快建设“三区一地”关键之年。我们将切实扛起争当“四个示范”的全局使命,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市“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目标定位,聚焦景区“一心一镇一带四片区”发展战略,统筹发展和安全,融合文化和旅游,用“五个坚持”凝心聚力答好新时代的“大洪山答卷”,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坚持党建为纲。以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契机,引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捍卫“两个确立”、聚焦“两个维护”,一体推进“三不”,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政治引领作用,突出“见人见事”,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紧盯“一把手”“关键少数”压实责任担当,从严干部监督管理,激励干部担当履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坚持项目为王。围绕景区“十四五”规划,抓好项目统计入库和“三库”调度工作,力争全年不低于2个亿元以上项目参加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核心景区提档升级“五大工程”(度假区酒店产品及服务提升工程、场景化服务消费项目招商工程、沉浸式户外体验项目优化工程、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工程、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核心景区吸引力。全面启动自在小镇项目建设;加快原石部落景区建设,持续推进花果海、上景园林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力争2022年全面建成开放。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加快实施22公里旅游公路、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擦亮小城镇”美丽城镇等项目。

(三)坚持旅游为要。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五年行动方案、文旅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清单,加快旅游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景区旅游品质,全面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挖掘资源优势、强化要素整合、优化品牌推介、提升游客体验度,完成民宿星级店建设工程,山上山下相通相融、相辅相成,形成1+5”即“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教育”“旅游+康养”“旅游+农业”的业态布局框架。围绕景区“随心随愿地,自在大洪山”的宣传口号,探索建立“全区域旅游整体营销、全媒体覆盖联动营销、全方位布局联合营销、全过程管理精细营销”的营销模式,造营销大势,迎旅游旺市。

(四)坚持民生为本。统筹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做精做优现代农业、旅游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大力培育以农家乐、茶坊、养生坊、民俗村、民宿户等为代表的旅游服务主体发展,打造大洪山野生黄牛、生态黑猪、蜜蜂养殖以及七叶一枝花、生态有机稻、茶叶、八月柞种植等特色生态产业经济带。叫响“两香一花一药”品牌,力争2022年度香菇产量突破1000万袋,香稻产量实现2000吨;加快兰花产业园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产业效应;加快中药材产业链发展,尽快实现出口效益。坚持“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辐射带动、全域推进”的原则,完成333省道“百里画廊”中轴线示范片建设、村庄清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项目。

(五)坚持环境为基。以推进生态综合治理为抓手,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禁捕退捕要求,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全力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力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现实。牢固树立“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持续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区重要工作来抓,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专班专人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